
课堂记录丨学马术的孩子家长可以看看的--2017德国冬训分享
发布时间:2018-07-17
本来菲利普马术课堂第二期德国集训后记的全员总结大会定在当天下午三点开始的。可小骑手们不是在马房里忙活就是在场地里训练,训练的热情感染的我们反而满心欢喜的等待她们训练结束。
在小骑手忙活时,课堂组就一些挑选出来的重点培训视频,跟家长们一起分享并进行了沟通和讨论。这也是菲利普马术课堂针对家长组工作的命题之一,引导家长们参与到孩子们的培训中。
从前孩子练习,家长通常陪着---找个地方呆着等孩子结束或偶尔拍照拍视频记录一下,很少对孩子学得东西有真正的认知。
现在孩子练习,家长也会陪着---看孩子的练习过程、与教练更多的沟通、了解更多的马术用语、知道基础的马术知识、一点点懂得孩子们究竟在学什么,能跟孩子沟通练习情况,有更多的内容能与孩子一起分享。
除了马术本身的积淀,这也是一种深入参与式的成长的陪伴。
就这样一边看、一边讲,家长们讲情况、说感受、道疑虑;课堂组则从方方面面一一去解释,孩子的情况怎样、菲利普在教什么、为什么这么教、为什么从教的内容就可以知道孩子的情况等等,再通过反复比照视频去验证、理解这些情况。马的心理、孩子的心理、教练的教学方式,都一一被解读出来。
我们见证到了家长们的参与与尽心,这是孩子们真正的幸运与幸福。12月与1月的德国,湿冷异常。孩子们在马下、马上,保持着专注的练习,很少会感觉冷。可家长们全程跟在马场,陪伴、参与孩子们的训练,要知道马儿是敏感且胆小的,在马场需要保持相对的安静避免惊扰到马儿而影响训练,即使走动的话也要小幅度的进行,所以其实人在马场是非常冷的。有位家长讲述,真是冷到抖,但还是不想离开,要留下来陪着孩子练习、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也是因为能渐渐的看懂一些,而更有兴趣继续留在现场。
可爱、可敬的家长组成员站在马房门口或藏在窗户后面陪着孩子学习、记录训练资料
可不是,成长的陪伴之外,也获得了辨别能力,火眼金睛的去发现教练有没有细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有没有针对孩子的骑术情况进行训练、在教什么、怎么教的、教的如何、孩子在骑术上的变化与成长。
慢慢的就都一点一点懂了。
家长们的每一次恍然大悟,可都离孩子们更近了。也帮助孩子们离正确的马术之道更近了。
家长组成员之一:会后与课堂组一起研讨起如何“正确持缰”
好在,在家长组成员们快一一成为马术专家时,孩子们结束训练过来了。
课堂组希望每位小骑手针对自己的视频讲述当时的情况,自己的想法与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孩子们抓到了哪些重要的训练点再予以解释和引导。孩子们各有各的情况,某些地方可以清晰的捕捉到教练在调整自己骑术的哪些问题,但也有一些训练,还只能隐约的有一些感觉。
在播放菲利普对孩子们进行的地杆阵练习时,问孩子们这是在训练什么。都知道是走地杆、或是与马的配合或仅仅只是菲利普要求这么做。家长组也饶有兴趣的一起参与分析,发表看法。
课堂组最后一语道破菲利普安排这样训练的目的:小回转锻炼—基础功培养。国内很多高级别的成熟骑手,可能能做好小回转的人都不是很多。通过地杆阵来做小回转练习,提高小骑手们的基础功与精细度。
刚解释完,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真是个漂亮的培训招数!
有小骑手马上兴奋的说:比赛时,别人不能但你能做(小回转)!
说这话的神情,好像正在赛场做了个漂亮的小回转一样!
接下来分享几个案例:
1.菲利普要小骑手自己上马。小骑手上马之后觉得镫太长。菲利普听了以后说:没关系,我给你放上去。于是两边的脚镫都被搭在了马脖子上;
2.菲利普要求小骑手双手拿矿泉水瓶且要保持瓶口向上的骑姿进行训练;
3.小骑手们在跳障碍时双手脱缰保持叉腰或双手脱缰轻拍马脖儿的训练视频(有小骑手回忆感慨说,我感觉菲利普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别忘了拍马儿!);
课堂组问大家菲利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练习。
小骑手们说锻炼信任、不要给马过多的命令干扰、纠正自己总是把缰拉的很紧的问题。家长组们四处观察小骑手的发言,也有家长仔细一遍遍看视频希望自己能探得答案。
李老师说出了大家的感受:骑在马上,是不是全依靠手上拿缰、脚下踩镫,来保持平衡、传达命令。家长们纷纷赞同:肯定是这样的呀!
接着李老师解释说,第一段视频是菲利普给小骑手放了一个比平时长了点的镫,小骑手上马之后觉得很不习惯,因为平时都是短镫,就说镫太长。菲利普听了以后说:没关系,我给你放上去。于是两边的脚镫都被搭在了马脖子上。实际上菲利普用这种方式来完全改变孩子们的骑障碍必须是短镫的观念,教会小骑手长镫可以骑、无镫也可以骑。所以在小骑手认为镫长的时候,菲利普干脆把镫收起来了,不让小骑手踩镫了。这样的话,小骑手的骑坐就深进去了,才能知道如何获得真正的平衡。
在一段段视频中,孩子们不踩镫、双手脱缰也能做好跑步、跳障碍。
这就是菲利普马术教学最核心的部分。
李老师说自己曾问过菲利普一句话,教学最核心的是什么。菲利普回答:Position。对,骑姿。正确的骑姿、好的骑姿会保证骑手真的“坐进去”,真正的平衡依靠的是“坐进去”,而不是手吃缰镫托人。真正的“坐进去”,与马的运动状态成为一体,平衡自然就有了,手和脚就都轻松了,手和脚轻松了,就不会给马儿更多影响它平衡的动作。双方从较劲的状态到互为顺势的状态,怎么会跳不好!
小骑手们听完以后反反复复强调,自己之前每次跳障碍都会紧张,不自觉的就会收紧缰绳,要求马儿去跳,自己找不到平衡就勒着马找平衡。现在发现这完全是错误的,以前很累也不一定能跳好,现在手脚轻松了,反而能跳好了。
孩子们说完,一位家长组的感慨,“以前想不抓缰踩镫去跳根本不可能啊!”
现在道理真是完全反了。但是,实践出真知,菲利普做这样的训练,孩子们真的就成功了。
“无缰跳跃”
小骑手:双手的解放、平衡及好马的感受
“这匹马超级无敌喜欢”“对,对,我特别喜欢这匹马”
课堂组负责人:任务之一,一定为孩子们引进好马、并保持马的好的状态。
“学到的重点”
小骑手:三条:平衡、信任和正确的骑姿
“如果自己找不到平衡,跳障碍就会勒着马找平衡,就会导致马失去平衡,然后菲利普就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把缰全给它!”
“我在那边这个情况就基本上没有。之前他在国内就说过这个问题。然后,后来去那边就,就那边的马,感觉,对于手来说,不用特别重的拿它,所以在那边骑的时候,手就轻松一些。”
“那边的马只知道正确的”
家长组:“菲利普那边的马都是正确的,它们只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它们不知道什么是错误的。就能知道菲利普人家马调教的非常好。”
“但你们的水平就很有限。我说的意思是,就是人家给马的平时的调教方式所有这一系列都是正确的。马的脑子里没有什么不正确的命令”
小骑手们叽叽喳喳兴奋异常的说着在德国培训的各种趣事,“我可爱那匹马了”、“这匹马长得特别可爱,虽然不是漂亮那种”、“它的眼睛特别美”、“我特别喜欢巴图教练”接着学起了巴图教练的说话语气…、“我最喜欢大叔那匹马”……
其中一位小骑手提到,菲利普五岁的马就那么好骑,国内8、9岁的马才可能会有这样的状态。
其她小骑手也跟着说,嗯,骑着就感觉特别顺,都特别听话,感觉有默契。
接着又说到了在国内都是小公主,到了德国那边菲利普不会给备马,要求她们自己学着备、学着打理马匹,不管是回国后还是下次到德国都要自己负责这些事。给马打圈也是必须学的课程之一。
现在回来,以前的小公主已经不见了,打理、备鞍,像模像样手到擒来,打圈的课程也在持续进行。
会后,谈起种种,有家长说,这些孩子当时不想回来,还商量着要把签证烧了!
还有家长表示,孩子回来后要求报德语班。
这样一场讨论会下来,孩子们有了机会再次消化集训的训练要点、家长组收获了孩子与自己的双份成长、课堂组收获了满满的欣慰。
因在外地训练而未能参加本次总结会的小骑手章锶檑和父亲发来的集训感受:
小骑手章锶檑父亲留言
小骑手章锶檑留言
我们想表达的很多,希望带领课堂优秀的小骑手们走上马术晋升之路。
感谢有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共同为孩子们努力。